Raymond-Depardon-4.jpg

 

空無一物的停車場,它訴說什麼﹖

 

有時,用攝影的元素如光影和構圖往往難以說服那些對於美的直觀性感受,分析法則並不是一套檢視產品的流水線規格。照片有構圖,加十分,照片光影美麗,加十分,設備高清,加十分,長途跋涉組團拍美照,加一百分。我們當然可以這樣繼續下去,但綁縛著規則的限制讓攝影和觀看攝影都變成了一種疲憊的日常。最終,讓攝影走向西方藝術沙龍宗教畫的境地,讓寓意自我複製形成一個自我滿足的迴圈。有時,你只需要一張好照片,說服你,這個世界上有人用攝影將你心中對於外在世界的思緒表達出來。它不僅呈現出攝影師拍攝這張照片的意圖與情緒,也與觀看者之間產生共感的連結,這樣的照片,讓它所記錄的事物成為攝影師創作的符號,「擷取」出藝術性,並成為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

 

它既表現出了一種在場景上的純粹,也表現出遠處的車輛的運動本質。車輛行動的能量溢出的當下靜止的存在,將要開向遠方。遠離的同時,它也遠離了廳車場規律的空間秩序規劃,朝向一個不穩定的存在出發,很有《玩命再劫》那對小情侶最後開車兜風的感覺,對嗎﹖攝影師不吝於將他的意念表現在這幅作品中,因而令人鍾愛。

 

以下有更多攝影師的介紹和作品

 

https://artpil.com/raymond-depardon/

 

雷蒙德·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於1942年出生於法國,他12歲時開始在加萊特的家庭農場拍攝照片,並於1958年前往巴黎。

 

1978年,德帕東加入了瑪格蘭通訊社(Magnum),並繼續他的報導攝影,1979年出版《便箋》(Notes)和1981年出版《Correspondance New Yorkaise in 1981》。 1984年,他參加了法國鄉村的DATAR項目。

arrow
arrow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