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評論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極致美學的孤獨與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是一部布萊迪·寇貝特執導的史詩劇情片,主演陣容包括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費莉絲蒂·瓊斯、蓋·皮爾斯、喬·歐文。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以他精湛的演技,獲得2024奧斯卡及金球獎影帝。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巨齒鯊2》:當大白鯊、動作爽片與中美合作擦出火花

《巨齒鯊2》(Meg 2: The Trench)是華納兄弟與中國的旗艦影業(CMC Pictures)聯合製作並發行的海洋動作冒險電影,由英國導演本·維特利(Ben Wheatley)執導,接續2018年《巨齒鯊》的故事。本片集結了全球頂級動作巨星傑森·史塔森(Jason Statham)與中國影壇代表性演員吳京,兩位硬漢強強聯手,為觀眾帶來上天下地的深海歷險。電影於2023年暑期檔上映,鎖定全球市場,除了更大、更猛、更多的巨齒鯊,本片還加入了更多極限動作元素以及深海巨物,試圖讓這個系列能夠持續發展為貼近商業的娛樂IP。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恐戰場(The Kingdom):我們(US)將闖入中東心

彼得·柏格執導的《反恐戰場》(The Kingdom, 2007)是一部集動作、驚悚與政治批判於一體的電影。故事聚焦沙烏地阿拉伯的美國石油公司居民社區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從國際安全/正義/文化衝突的角度探討恐怖主義對中東及美國本身的影響。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感追緝令(Basic Instinct):女性/凝視/性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Terminator: Dark Fate)號稱要重啟這個系列,結果它的重啟方式就是另一部《魔鬼終結者》系列秀下限的續集。這部電影是個什麼樣的宿命呢?或許是注定讓粉絲集體翻白眼的昏暗「宿命」。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Terminator: Dark Fa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入場券(Ticket to Paradise): 克隆尼

在《幸福入場券》中,喬治·克隆尼和茱莉亞·羅勃茲再度攜手合作,締造了一段令人難忘的影壇重聚。這對好萊塢巨星的默契演出,成為整部電影的最大賣點。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鬼獵人》:自然/文明/衝突---從攝影和歷史脈絡分析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是一部由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執導,里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史詩冒險片,如果我們從這部電影的攝影及歷史角度去探索電影營造的畫面和種族/權力/人性/戰爭/聞名的省思,或許能避免在家中欣賞這部沉悶且冗餘,將近3個小時的電影無助及疑惑。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狡兔計畫(Safe House):諜影/風波/毫無水花

我必須承認狡兔計畫(Safe House)作為一部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諜報動作片,對我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甚至有些乏味與敘事僵硬的反感,尤其是電影還找了萊恩雷諾斯很認真地演繹一個被發配邊疆、鬱鬱不得志、熱血、懷抱正義感的年輕情報員馬修.威思頓,這樣的電影角色真的不適合他。在電影影像傳遞與電影主題之間,〈狡兔計畫〉看起來想要揉合〈神鬼認證〉系列快節奏的動作場面與約翰·勒卡雷〈冷戰諜魂〉的峰迴路轉的詭譎陰謀,並用丹佐·華盛頓飾演老練、冷酷的雙面諜托賓.佛斯特的演技,加深觀眾的印象。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載 (6).jpg

不可否認的是,當我們用電影訴說平凡生活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我們並不理解欣賞平凡,並且會責備電影太過平凡,但其實一個平凡的故事其實是非常難拍攝的。像是鋼木蘭(Steel Magnolia)這部電影描述一個南方小鎮的女性情誼、喜怒哀樂、人生際遇這樣的故事。它好像發生了什麼,但又讓劇情走在可以預測的平滑曲線中上上下下,讓各個女性角色在鏡頭前毫無保留地自我表現剖析,揮灑喜悅、憤怒、悲愴與合解等各種情緒。雖然這群生活在同一個路易斯安那州小城的女性好友們有著不同的性格、教育程度以及不同喜好與愛情觀,但是她們能一同在一個美容沙龍,作頭髮聊是非,具體而微地表現了美國的社群主義精神(這在現代社會和現代電影中越來越少見了)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蜘蛛人-穿越新宇宙:一個新希望

承接了備受好評的上集動畫電影〈蜘蛛人:新宇宙〉,〈蜘蛛人-穿越新宇宙〉表現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蜘蛛人世界觀擴展(本集出現了280位蜘蛛人),並且變得更加宏大、複雜、漫威。同時,也染上了漫威近期電影對於世界觀和多重宇宙的執著。這可以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件壞事。無論如何,這樣的故事線交集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也讓故事觀的共感變成了深度影迷的探索樂趣(就像復活節找彩蛋的遊戲),並變相地限縮一般影迷的共感程度,畢竟我們不是TBBT(The Big Bang Theory)的宅宅科學家們,主要的嗜好就是去漫畫店翻漫畫(或是線上漫畫)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MG!我愛你...但不合時宜:愛總是不合時宜

如果相愛的男生女生不合時宜地不停錯過,或許他們不應該在一起?有沒有一種可能是2個不斷遇見彼此的有趣靈魂其實並不需要掙扎和堅持彼此獨一無二的關係呢?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物獵人:我鄙視它的輕薄

我其實不理解〈魔物獵人〉這部異世界冒險電影想要表達什麼,如果這世界上有一種電影拍出來只為用擦邊球的方式騙取遊戲粉絲觀眾手中的珍貴電影票錢的話,那麼這種建立在符號剝削之上電影就是它。〈魔物獵人〉不管不顧地把一個單純的奇幻狩獵遊戲用視覺特效花招把電影包裝得看起來很貴、很刺激、很過癮,然後賣給遊戲的粉絲觀眾。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尖叫旅社1~3:從通俗喜劇到低劣兒童搞笑電影

《尖叫旅社》是一部由亞當·桑德勒制作的動畫喜劇電影,於2012年上映,目前已經拍到第3集啦。電影講述了一個名為「尖叫旅社」的度假村,這個度假村是由吸血鬼主持的,並為各種怪物提供避風港。然而,當一名普通人意外發現這個度假村,他們必須努力保守度假村的秘密,同時面對一系列有趣和混亂的事件。電影以幽默和輕鬆的方式探討了怪物和人類之間的差異,以及接受多元文化和多樣性的重要性,吸引了觀眾的喜愛。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翼殺手2049:人類對科技的迷惘/無力/孤獨之寓言

殘酷和悲哀不同,殘酷代表了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揭發,悲哀則是一種對於現實世界的無力感。銀翼殺手系列作品正好驗證了這兩種概念,1982年的《銀翼殺手》體現一種黑暗的殘酷,而《銀翼殺手2049》則是表現了無盡的無力和哀愁。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eam:夢想代表隊:一部無聊的勵志喜劇電影

Dream:夢想代表隊》這部有著韓國明星朴敘俊、IU主演,《雞不可失》導演執導的電影徘徊在喜劇與賣慘跟勵志之間,在社會的現實跟幻想的溫情之間,在無家可歸者的生命故事跟足球選手跌宕的奇遇人生之間,在明星演員的故事線和一般演員的故事線之間,在社會責任與影片公式之間, 在製造笑料和製造感動之間,在無家者的關懷和韓國足球的榮耀頌揚之間,無處安身。電影描述的這群社會的失意者,靠著一場比賽扭轉人生,然後迎來美麗的未來了嗎?聽起來這應該是一部有趣的,勵志的電影, 但是在觸及社會問題的核心之前,電影就停了下來,因為再描繪下去就不像是喜劇電影了吧。社會的底部反映了社會的整體結構與社會的尖銳問題,不僅僅是個人的倒楣境遇便能說明,同時,也不僅僅只能通過個人的行動獲得救贖。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c1HYHrRQcOf5Vc49EK2-1024x1622.jpg

我一向不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狂熱粉絲,也沒有興趣幫他自我腦補這部電影有多史詩,多偉大,或是在視覺上多麼震撼,《奧本海默》這部電影既是一部失敗的史詩電影,也是一部失敗的傳記電影,更是一部失敗的歷史電影,電影並沒有成功且立體的塑造出奧本海默所帶有的多面向心靈特質以及他複雜的人生經歷,也沒有展現出奧本海默的思想內涵以及他所身處的那個對抗、艱困及幽暗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知識份子與科學家的平等、正義、理性良知的理想受到戰爭和政治現實的殘酷打擊,當代科學的最高成就與探索未知的實驗,變成了毀滅世界的工具。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假救星,史上最強10大系列電影:第7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8名

下載.jpg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

A_Chinese_Ghost_Story_1987_(Hong_Kong_version_DVD_cover).jpg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20px-Sonic_the_Hedgehog_poster.jpg

最近無聊看了一些以前的電腦動畫人物和真人合演的電影,漸漸地感覺到這種電影都重複著一個套路,就是一個人很好,但沒什麼成就,沒什麼攻威脅性,但也演技一般的男演員(如果族裔政治正確更好,這也是近年來美國好萊塢電影從全球文化工業輸出,變成去權力化的美國國內電影的一個潮流),生活在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城市(像是電影中的LA或一個中型的城市,反正,絕對不會是紐約),搭配一個女朋友(好像這也是必要的人類角色的愛情線,當然多數是異性戀愛情),遭遇了會說話的電腦動畫生物(動物或乾脆就是外星生物),然後一起解決困難,面對敵人,渡過難關,發展出一段青少年式的友誼。然後,為了不讓電影太過無聊,電影還會插入一堆文化震撼式的笑料,電影看到最後也疲乏了,漸漸地把這些賣往日情懷和平價笑料的影片,歸類到真的沒有電影可看的時候才會想到電影(還有過年時不知道要做什麼待在家裡,為了統合有老有小的一家人的收視興趣不得不看的跟白開水一樣的殺時間電影)。

文章標籤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