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nightasia_boxshot_na_02_en.jpg

「黑夜不是白晝的反面」-Brassaï

Netflix的紀錄片影集《午夜亞洲:美食・舞蹈・夢想》呈現了一個年輕、充滿活力、新潮、具有異國文化風味的亞洲都市景象。影集拍攝了六個城市(馬尼拉、曼谷、東京、首爾、台北、孟買)夜間娛樂潮流,內容拼貼了傳統與現代的景象,關注於城市夜間的特色小吃飲食、娛樂、特殊活動、調酒文化之中,希望能透過紀錄片表現各個城市夜間娛樂活動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並嘗試敘述一個個令人感動(到底是什麼故事才能讓人感動呢?)的小人物故事。

然而,本片跳點式、特殊化的取材方式,對於城市圖像式的理解,對於生活在亞洲城市的我們來說,就像是最近南美館爆紅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簡稱「殭屍展」),不過是另一種將當代亞洲城市生活奇觀化的一種遊歷式的拼貼,本片的敘事者/創作者/編輯者並未現身於影集之中,而化身為操作攝影機的人,代表擷取都市形象和題材的裁決者。

001sjkfjdf_compressed.jpg

因此,本片迷人的霓虹色彩的影像構築出一個意義的空洞,並帶出了一個疑問,我們是否需要通過這種都市景觀的再認知才能重新認識亞洲呢?我們想在這部影集中找到什麼、看見什麼?這個疑問包裹在詩意的夜間影像和動人的迷幻電音(Duncan Thum作曲)之內,是《午夜亞洲》在文化表象之後無法解釋的問題。這些故事大多會在潮流雜誌的旅行內頁中看到,讓年輕人在造訪該城市的時候可以按圖索驥「迅速」體驗當地文化特色。

midnightasia_sdp_na_06_en.jpg

影集所選擇的城市都是在亞洲區域中現代化程度較高的都會地區,於是,影片粗淺地認為這些都市一定結合了傳統且豐富的亞洲歷史文化和當代消費文化潮流,而夜晚則是亞洲式(?)白天的高壓、長工時工作促成的縱慾狂歡,一種亞洲都市的集體精神燥動,當我們把鏡頭對準亞洲城市內看似自由的夜間狂歡消費者時,我們得到的就是這樣的刻板臉譜。事實上,在每個一亞洲城市的紀錄片段中都會出現當地特色調酒師及酒吧,似乎這種向西方學習的在地調酒文化,表現了一個城市的新潮程度與西方文化的「在地化」程度,但我們真的能說這跟一般亞洲地區民眾認知的夜晚生活是一致的嗎?

midnightasia_sdp_na_03_en.jpg

《午夜亞洲》恰巧點出了一個瀰漫於亞洲現代大都會整體的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迷失,為了展現特色卻無法避免異國情調的獵奇。為了展現新潮的都市景象而忽略城市內部的微妙張力,只去呈現一個都市的正面形象而不觸及這個城市的黑暗、負面、禁忌與惡俗,將本片的文化紀錄企圖變成了歐美流行年輕旅人的尋歡作樂探路指南。然而,本片大多數的影像都拍攝於2019-2020年,那時還未有COVID-19肺炎疫情,而那時仍能在夜間街道狂歡卻不用帶口罩,那段安穩的日常生活離現在的我們實在太遙遠了。還有就是,既然城市的夜晚生活這麼迷人,那就趕快出門,別窩在家裡看Netflix了吧?


午夜亞洲:美食・舞蹈・夢想(Midnight Asia: Eat. Dance. Dream)
IMDB影片介紹:
https://www.imdb.com/title/tt16583602/?ref_=fn_al_tt_1

arrow
arrow

    S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